滁州:拥抱江浙沪,拓宽加速融入“一体化”的“东出之门”

· 聚焦安徽 来源:交汇点 作者:李睿哲 字号 时间:2019-11-25 20:42    
摘要:长三角,一个频频进入大众视野的区域,似乎长期是“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代名词。 回顾历史,从浦东“龙头”地位确立,到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四小虎”崛起,再到南京江宁……


       长三角,一个频频进入大众视野的区域,似乎长期是“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代名词。

       回顾历史,从浦东“龙头”地位确立,到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四小虎”崛起,再到南京江宁区“一条龙”腾飞,长三角发展的“步调”似乎总难寻觅安徽身影。然而,昔日的关注度并不等价安徽今天的决心。前三季度,安徽GDP同比增长7.8%,位居江浙沪皖三省一市之首;全国33个重点城市中,合肥增速身处第一方阵,达8.0%,而紧邻南京的滁州,1-9月多项经济指标甚至“跑赢”合肥……“拥抱长三角”“融入一体化”的呼声,在江苏以西越来越响亮。

      11月21-23日,跟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滁州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潮涌江海阔 醉美滁州行——长三角融媒体大型采风活动”,记者将目光对准安徽,探寻滁州打开“东出之门”的探索与实践。

      拉动增量,区位优势与历史积淀缺一不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数据——今年1-9月,滁州市GDP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0%。高速增长背后,增量何处得来?区位优势,不可小觑。

滁州,安徽省“东大门”,与坐拥国家级江北新区、正全力打造“创新名城”的南京仅一江之隔,不仅在“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也是“合肥经济圈”的重要成员。良好的区位条件叠加“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为这片曾掀起农村改革浪潮的热土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年前三季度,滁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位居安徽之首,这不简简单单是两三年跑出来的成绩。”同行的滁州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日滁州的增速,离不开历史的积淀”。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滁州发展共经历四个阶段。1978年,凤阳小岗村村民的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所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大包干时期”。90年代前后,滁州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闻名全国的扬子广告登上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堡,冰箱、洗衣机等系列产品成为滁州对外的名片,工业血脉涌动出助推城市发展的“大扬子时代”。进入新世纪,滁州开始挥毫城市建设,“过去我们虽然毗邻南京,却是典型的南京郊区,基础配套设施较为薄弱”上述人士感言,正因此,专注城建的“大滁城时期”应运而生。“最终,基于前三阶段辛勤耕耘,使江北新区批复设立后,滁州有了主动对接的资本,城市迎来‘大江北时代’的黄金发展期。”

       如今,连接滁州与南京的通道已有7条,未来这一数字还将升至22条,城际通勤时间进一步缩短至不足20分钟……从“南京后花园”的定位到宁滁“同城化”的趋势,滁州已开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机遇面前,区域带动和内在提升共同发力

      不可否认,近两三年,南京江北新区一直是滁州“东出”的一大跳板。“要素集聚、断头路打通、产业承接、产教融合,或多或少都离不开新区辐射。”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孙剑群感慨。

                                                                   图为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员工工作场景。

     图为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员工工作场景。

       孙剑群曾在中车集团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工作,2011年迁至滁州。“现在,从这里到南京铺镇车辆厂的直线距离不过20多公里,但生产规模却成倍增长,意味着产出的零部件能更多打入整车市场。”孙剑群介绍,眼下复兴号CR350和CR200J动车组使用的制动系统部件中,仅由该企业生产的夹钳制动锁紧块,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就达50%。“如果没有区位优势,没有土地资源和产业分工两头发力,这一成绩很难想象。”

       新区辐射是一方面,孙剑群也坦言,产品质量是企业寻求增量更关键的内在因子,“‘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滁州与南京互动,更是区域内外、行业内外要素流动”,要想实现区域整体提升,苏皖产业配套就不能有明显的弱者。因此,即便处于较为基础的零部件生产环节,孙剑群对工艺提升态度仍十分坚决。而这家徽企今天在长三角能享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与其“表面淬火工艺稳稳站上国内第一方阵”密不可分。

       记者走访发现,咬住质量,在产业合作中往中高端走,对滁州优化产业格局影响深远。一方面,滁州借此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向特色产业培育的过渡,另一方面,也进而优化了产业结构,腾出足够空间引进新兴产业,促成集聚效应。

       吴金林做企业的思路,与此不谋而合。这位2014年从浙江宁波前往滁州,而后带队向产业链中上游发起攻势的滁州韩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说,企业从以代工家电为主,到拥有自主研发机构,再到打出自主品牌,用了不到5年时间,却将总体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业界话语权大幅增加。去年,韩上自主研发的品牌小冰箱成为打回江浙沪的一只利箭,其在京东电商一经上架,便连续三月领跑销售榜单。

       理念在变,共建共赢取代传统梯度思维

       简单拿来,并非就好。记者发现,昔日较为粗放的梯度转移,正被高端承接取代,如今,滁州选择的正是一条在长三角谋求共建共赢的长远发展之路。

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就是脱胎于该思路的典型。园区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实行市场化合作共建的首座开发园区,现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引进项目258个,投产企业近百家。

                                                                     图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

      图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

      然而,着力引进的同时,园区也在优选项目。近两年,园区通过实行管委会和中新苏滁(滁州)开发公司“双主体”管理,设立“一会两委”工作制,否决了20多个项目,为产业发展加上保险。

正是入园门槛提高、发展质效双收,令长三角优质项目的落地数越来越多:园区今年引入的31个项目中,便有24个来自江浙沪。

共建共赢的发展理念不光影响经济层面,也在“一体化”进程中渗入更多领域,例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打造更好的对话平台。

      位于滁州来安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譬若“世外桃源”。然而外界鲜知的是,这处湿地公园不仅横跨苏皖两省,更由一家民营企业投资运营。“全国898个国家湿地公园中,大概只有不到1%完全由私人投资和运营管理,我们就是其中一员。”安徽池杉湖湿地公园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龚金戈说。

                                                                    图为安徽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图为安徽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以民营资本、单一市场主体形式进入跨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领域,好处在易于统筹、反应灵活,但也深刻考验两省的管理智慧。“各顾各家肯定不行,单说管理标准就无法统一。”龚金戈直言,生态保护不分省界,只有共建共享,才能在保护的同时把生态旅游做起来,“这其中少不了两省携手,企业努力,困难才能纾解。”令他欣慰的是,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苏皖两省的沟通意愿已进一步增强,眼下对话机制也更为健全。


mmexport1574042673552mmexport1574600085708

  【值班编辑:荷燕】

投稿:huinews@163.com


责任编辑 : 卜文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文为交汇点原创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分享至:
推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