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开高薪难求人才

· 移动互联 来源: 作者: 字号 时间:2015-08-16 16:21    
摘要:互联网金融开高薪难求人才,互联网金融 人才 招聘……

本报见习记者 刘琪

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天下无贼》里有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缺?人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虽然这部电影距今已有近10年,但这句台词恐怕最能代表当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心声。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入这一领域。但是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同时,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摆在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面前,那就是专业人才的缺失。有业内人士曾指出,2015年很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人才的抢夺年。而这句话如今已成事实,各互联网金融公司层出不穷的高薪招聘信息无疑就是印证。

猎头小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三类人员需求比较大,“第一类是技术人员,包括PC端、移动端研发和产品等;第二类是金融人员,主要负责数据量化分析、金融产品设计、金融建模等;还有一类需求最大的就是运营人员。”对于薪水,他则透露,公关人员的底价为8000元/月,技术人员目前行业的均价在1.5万元/月-3万元/月,“其实各个职位具体的薪水还要根据个人经验和资源来定,至于风控官、高管这些,职位本身就有很高要求,年薪50万元都不算多的。”

不过在一位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看来,即便公司开出高薪,想招到真正的“人才”依然存在一定难度。他对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本身是一个新兴行业,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科班出身的人。互联网节奏快,金融要求专,现在两者结合就自然对从业者的专业要求更高,懂一头的人好找,但是两头都玩得转的人却很少。”

技术、金融人才为招聘核心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运营P2P平台数量已达2136家,7月份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为825.09亿元,环比6月上升了25.10%,为去年同期的3.8倍。

然而,一边是不断扩大的行业规模,另一边却是互联网金融存量人才的有限。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专业人员的渴求程度如何?从岗位结构上看,据专注人力资源调研的众达普信发布的《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紧缺度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行业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稀缺度最高,作为新兴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有10个岗位的稀缺度在70%以上。当记者8月13日晚间在招聘中仅以“互联网金融”如此笼统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时,显示出共找到16366个相关职位,或许也能从中窥见一斑。

对于“僧多粥少”的现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行业的痛点。随着监管思路的不断明确,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分支之一的P2P网贷行业面临着大洗牌的考验,因此人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网贷行业或将以人才竞争为主。

猎头小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互联网金融公司主要对三类人员需求比较大,一类是技术人员,一类是金融人员,还有一类是运营人员。

同时,记者也咨询多了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公司需要的第一类是项目端人才。“比如项目经理、风控、信审、贷后管理等项目端专业人才,来扩充公司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风控团队。风控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互联网金融的立身之本,我们更倾向于招揽具有坚实金融专业背景的人,更看重实操经验。”第二类是产品技术研发人才。“这类人才更侧重于具备‘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属性,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业态,需要利用互联网的玩法把金融做的更贴近老百姓生活,也需要敬畏风险坚守一定的底线。同时随着移动应用和大数据的普及,对金融产品设计、大数据分析建模、移动端开发人才需求量很大。”第三类是市场推广类人才。“拥有强大的‘内核动力’之后,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整合渠道资源将产品及平台展现在公众面前也至关重要。网贷平台定位于信息中介,行业发展越到后期越会呈现巨头争抢流量的局面,相关专业人才的急速补充,直接关系着平台的发展速度。”

供需不匹配 人才价格一路走高

由于供需不匹配,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薪水也一路水涨船高。同时,由于求贤若渴,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愿意给出高薪以及各种福利待遇来招揽优秀人才。去年,某公司的创始人开出千万元年薪为旗下网贷平台招聘CEO在行业引来一片哗然,虽然公司最后回应称“并非底薪,而是加上股权”,但动辄千万元的年薪依旧令人咋舌。今年以来,也有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招聘运营总监、风控总监的消息传出。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猎头公司也早已嗅到互联网金融人才市场的火爆气息。猎头小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早已经专门成立互联网金融部,专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挖掘互联网金融人才。据他表示,猎头公司中专门成立了互联网金融部门的绝不是少数。“猎头愿意积极地给互联网金融公司挖角的最大原因也就是因为这个行业开的薪水高,目前一般猎头公司都按薪水的20%-30%收取佣金,所有有时候一单就能挣十几万元。”

“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十分紧缺,选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普遍是比较有想法的一类,基本上是遇到就不放手的状态”,曾打出以一百万元招聘人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理财范的人力资源总监对记者表示,“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一般互联网人才在同类岗位薪资要高15%-20%左右。除了工资以外,互联网企业所给予的自由度相对宽松,团队氛围融洽也是吸引人才的法宝。对于核心人才我们也会采用采用期权等‘金手铐’机制来吸引,期待员工与平台共同成长。”

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出的薪水,猎头小魏透露,公关人员的底价基本为8000元/月,技术人员目前行业的均价在1.5万元/月-3万元/月,“其实各个职位具体的薪水还要根据个人经验和资源来定,比如有的人在一个公司工作了一年再跳槽到另一个公司薪水可能就会翻一番,如果挖媒体人做公关、媒介这一块,薪水也都上万元了,主要看中的就是他们手上的资源。至于风控官、高管这些,职位本身就有很高的能力要求,年薪50万元都不算多的。”

在一位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看来,即便公司开出高薪,想招到真正的“人才”依然存在一定难度。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本身是一个新兴行业,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科班出身的人。互联网节奏快,金融要求专,现在两者结合就自然对从业者的专业要求更高,懂一头的人好找,但是两头都玩得转的人却很少。”

不过,人才难觅的现象似乎也随着行业的发展在逐步缓解。理财范的人力资源总监认为,网贷行业从在我国出现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尤其是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繁荣了两年,初始阶段人才匮乏的情况已经有改观。“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传统金融企业也在不断触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数量正在增多,因此我们认为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是存在的。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的交叉行业,我们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除了注重除注重相关专业背景外,对行业的创新能力,思维逻辑、自我驱动、学习能力等更加注重。”

相关阅读:

互联网金融上演“吸人大法”

本报记者 李 冰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这封被称作“最有情怀”的辞职信,引爆网络。然而资本市场也有着这么一批高管,选择从传统金融机构离开,去实现“出去看看”的梦想。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32位上市银行的高管辞职,涉及岗位从行长、副行长到风险总监、首席信息官不等。

这只是目前金融行业人才流动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并无具体数据显示,传统金融行业离职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管有多少人,但大批量人才流失的原因则是传统金融机构高管受‘限薪令’影响,压力上升薪酬反降。若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则收入大幅度提升,更有股权、期权等奖励;再者,互联网金融则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发展更有活力,施展空间更大,这些高管也普遍看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金融业人才走向有一个显著的趋势,“银行高管的跳槽以往基本上都是从大型商业银行到股份制银行,或者城市商业银行,如今有很多人选择了跳出体制内,转战到了时下正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领域。”

近两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但高素质人才较为匮乏,人才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据《证券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求贤若渴的企业纷纷打出高薪聘用的旗号,望广招贤良。与之相对比的是,互联网金融人才们有的手持多份offer,待价而沽;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谋划着创业大计;有的不断遭到三顾茅庐,最终被请出山。

《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来自2014年的数据显示,成了奔赴互联网金融领域创业的最大输送者达160多人,紧随其后也有140多人。

前所未有

奔向互联网金融“那亩田”

由于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并不断地挑战着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不少银行也渐渐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这一“侵入者”的威胁,尤其是身居高位的银行高层。一些“进取型”的高层人士也从这位潜在的对手身上看到了更好的发展前途,从而选择这一领域去搏击和挑战。

“不少从传统金融机构离职的高管出来做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银行、证券的居多。大数金融的创始团队是原来平安银行的团队,很多P2P风控总监也出自银行,也有一些阿里巴巴小贷做过信贷专家,甚至有些银行的部门整个离职创业或者跳槽,这是前所未有的。”有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投之家CEO黄诗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从传统金融机构‘出走’互联网金融领域人数没有准确统计。但传统金融从业者转型到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趋势,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我身边已有几十个银行的朋友辞职出来做互联网金融,包括一些银行的高管。”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人人聚财启动了“百万年薪城市经理计划”就是针对具有丰富金融从业经验的行业精英的人才计划,“目前已经招聘到十多位来自平安、宜信、齐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人人聚餐CEO许建文对本报记者表示。

紫马财行总裁唐学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传统金融人才的加入也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注入理性的因素。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不规范之处多有存在,平台跑路等事件也时有发生。金融所具有的风险与互联网结合之后更加复杂,而控制风险则这些正是传统金融人才的长项。他们的加入有利于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人才流向互联网金融以外,互联网金融内部跳槽及离职现象也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多家知名P2P平台出现高管离职现象。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后,人人贷首席运营官顾崇伦、金融产品总监王坚、友信集团财务总监韩佳铭等高管均已离职,其中王坚跟随顾崇伦共同创业,韩佳铭则到一家大型传统金融机构新成立的P2P部门任负责人。此外,人人贷市场总监毕建也已经递交了离职申请;前小马Bank团队负责人张诚创立了小马金服;吴晖从金海贷离职创立了印子坊;今年5月份,有消息透露和信贷总经理石晗离职;近日,银湖网CEO潘俊莲原任熊猫资本负责人已确认离职等等。

P2P行业人员流动频繁,已成为P2P行业不争的事实。

网贷天眼统计显示,“发起的《2015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用户求职意愿明显增强,与往年同期相比新注册用户增长25.7%。其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白领跳槽比例排名居前。”

张叶霞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内部人才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有些高管由于战略决策、运营管理上的分歧,所以导致离开自己创业;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导致部分企业人才跳槽创业的情况发生;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看好,创业公司运转模式等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想法,下决心自己创业发展。”

高薪诱惑

百万年薪仍一将难求

一边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人才的大量流失,另一边则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大呼招个互联网金融人才“难于上青天”。

“我朋友圈里天天都会收到一些P2P企业招人的广告,待遇都比较优厚,但真正能双方看对眼的也不容易。”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一家P2P公司老板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高管薪酬一般保底薪酬都在50万元以上,其他分红等不计算其中,也未必就能招到称心如意的。”他同时称,挖角高管并不容易。主要几个方面,第一,高的薪酬,这是基本条件;第二,股权激励,如果公司发展比较好,融资完成后这块就更有吸引力;第三,就是团队是否投缘、契合,是否可以做一番事业,实现梦想。”

“磋商3个月至6个月已经成为挖角的常态。”上述P2P平台公司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在《证券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在记者与多家P2P平台公司负责人谈到招人不易的话题时,大多数负责人都表示了无奈随后便是叹气。“即便条件开的很满(丰厚),招来的人才却依然十分欠缺忠诚度。”这已是业内普遍现象。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部门经理年薪普遍过百万,薪资最高的是风控,接下来是技术,再是营销,最后是运营。为了招揽到更多人才,提高薪资待遇和隐形福利已稀松平常,有的互联网企业用弹性工作时间来吸引求职者,有的甚至给予员工大数额搬家费,也有的向员工提供教育补贴。 ”

投之家CEO黄诗樵认为,“招不到人才的情况很普遍,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是新兴行业,因此整个行业的人才积累很薄弱,既懂互联网又懂金融的双料人才随着行业发展还在培育阶段,人才数量本来就少。”他同时对《证券日报》记者称,“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大量诞生,对人才的需求很大,稀缺的人才碰上急剧增长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企业招不人的情况了,即便招到也是高价。”

边晓瑜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速度难以追上企业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的脚步,所以即使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向求职者开出极具诱惑力的条件,也落得个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境地。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许多公司连对自己的定位和需求都十分迷茫,别提从众多的求职者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千里马。”

互相“挖角”

BAT成人才输送主要“产地”

“国内暂时没有学校有互联网金融专业,我们招聘人才,要么考虑金融业,要么考虑计算机,招聘回来后再进行培训。”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除了招聘人才,还需要起一个“黄埔军校”的作用,教给大学生们互联网金融的知识,因此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许建文对《证券日报》记者称,“行业现状是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培养缺乏渠道、人才泡沫化,跨界和行业爆发式发展带来人才饥渴。因为行业过于新,所以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更多是互相挖角。因为人才紧缺和快速增长的需求导致人才价格大幅上涨。”

张叶霞也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较为旺盛,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跨界转换。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处于初创期,运营及管理较不成熟,所以对高端人才的渴望程度很高。”她同时表示:“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逐渐增多,产品同质化也比较严重,一部分运营较为稳定的平台,则力求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争取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目前互联网金融高端人才较为稀缺,尤其是在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岗位上紧缺度最高。这种人才的稀缺往往带来中短期的薪酬泡沫,企业往往开出高价解决一时之需,往往会造成薪酬内部公平性的隐患,另外也可能造成短期内的人员岗位之间不匹配。

“不断地为创业大军提供后备军,或总是为其他公司培养人才,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烦恼,员工跳槽频繁已成为了该行业的一大特点。2014年,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者就有160多个,为行业之最。腾讯紧随其后,创业者超过了140人。百度排在第三,与腾讯的差距不到十人。排行榜的后几位分别是、华为、搜狐、新浪、网易等。”边晓瑜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黄诗樵也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行业创业的,阿里出来的人较多,阿里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做得早,像支付宝余额宝等,有大量人才沉淀。腾讯也有一些,百度京东相对较少。”

责任编辑 : admin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文为原创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分享至:
推荐 收藏